

古村落里的“村嫂”讲解员
本报讯 位于鲁西南的山东省巨野县地处平原地带,仅有东南部的核桃园镇有一片丘陵地,这里藏着一个石头寨——前王庄村。前王庄是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古村落,也是四邻八乡有名的红色旅游村。在这里有一位“故事大王”,这是村民和游客们的戏称。因为村中的大小物件,哪怕是院墙边的一棵杏树,她都能讲出由来。
这位“故事大王”是村中的村史讲解员张燕芹,2007年嫁到前王庄村。而在此之前,她对村里仅是一知半解,也并没有想到未来村里能吃上“旅游饭”。
前王庄村坐落于白虎山景区脚下,村里想发展红色旅游,前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希成却犯了难,因为缺少一位了解村史的讲解员。而张燕芹是村里为数不多能讲会说的年轻人,为此他想留下张燕芹。张燕芹夫妇二人在青岛务工多年,虽然辛苦,但收入可观。那时村中基础设施虽然完善了,但产业发展仍在起步阶段。
大年初六下午,王希成带着村里的旅游规划图,来找张燕芹夫妇。他用红笔圈出新建的村史馆,“小芹,这是咱村里的根,也是英雄的魂。咱们得有人把它讲出来。”说到动情处,他指了指墙上的老照片,“村里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。这些年咱们修路、办民宿,就盼着能把年轻人留住,让村子活起来。”
经过思想斗争,她最终选择在村中做义务讲解员。究其原因,口齿伶俐的她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,她只说,“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红色故事不该被遗忘。”
要干就干好,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村落,张燕芹想方设法去了解和挖掘村里的历史。村中的老人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,她挨家挨户走访,记录、完善历史资料。“过去的事怎么也忘不了,现在的事倒记不住了。”王者兴今年已经96岁了,数十年过去了,依旧记得村民扛着门板,从前线奋力运回受伤的战士们。战士们流下的血,将村里石板路染红了一遍又一遍。
古寨的城墙、门板上的弹孔、建筑间的夹道……张燕芹逐一了解,半年的时间她写出了古村的第一份正式讲解稿。此后几年的时间里,张燕芹不断完善讲解稿。如今,村中的大小物件,哪怕是院墙边的一棵杏树,她都能讲出由头来。
络绎不绝的游客,让这个修复生态、发展文旅的古村落焕发出了新活力。随着核桃园镇旅游发展全面起势,前王庄村已成为整个旅游线路上的重要一环。而今的前王庄村,还戴上了“国家级传统古村落”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“全国红色美丽村庄”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等一顶顶桂冠。
如今,古村的讲解员也增加到了7人。曾经听故事的人,如今成了故事的讲述者。她们用自己淳朴的语言,讲述着古村发展的新气象。
(本报记者)